全球热头条丨民航机载设备创新研发中心双流开建
2月6日,位于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双流片区)的民航机载设备创新研发中心项目现场彩旗招展,工程车整装待发。未来,这里将拔地而起一座集办公大楼、企业服务中心、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航空机载设备研发制造中心。
踩着工地上新鲜的泥土,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成都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组建负责人、临时党支部书记郑雪峰憧憬着3年后搬进这幢楼,和他的团队为全国航电设备装上飞机做设计评审和判定。
面向全国
(资料图片)
瞄准世界一流水平
新工地,新工作,一切对于郑雪峰来说都是新的。但是,他服务的航空领域都是老朋友。
去年,成都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成立,位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附近的办公室已装修好了,首批工作人员已经就位。
作为全国唯一机载设备审定中心,该审定中心面向全国机载航电设备提供适航审定服务。
航空电子系统是飞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数据显示,机载设备整机价值占比为30%-40%,其中航电系统整机价值中占比为20%-25%。在我国,民航机载航电设备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预示着未来发展空间比较大。
办公楼还没建起来,审定中心的业务已经纷至沓来。“我们手中已经有3个项目正在审定中,还有8个项目等着入库。”郑雪峰透露,最近他们接到一家单位咨询,说有23个航电设备需要审定。为此,他和他的团队正在面向全球招兵买马。
郑雪峰和他的同事对这个审定中心充满了期待,他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世界一流能力的适航审定队伍、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适航审定能力、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适航审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航七大审定中心之一
为航电设备上天把关
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布局全国的七大审定中心之一, 成都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到底能做些什么?
郑雪峰介绍,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为保障航空安全,安装到飞机上的所有设备,质量要求都非常高,所有的“机载航电设备”均要经过严格的评审,拿到许可证后才能被允许安装在飞机上。
该审定中心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授权,承担国产航电类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项目设计批准相关审查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航电设备能不能上飞机,由这个机构审定的结果说了算。如果经审定符合国家的标准,获颁了相应的许可证后才可被安装在飞机上。
举个例子,乘坐飞机,在万米高空之上,你想打开手机,连接互联网,与地面上的朋友来一场空天对话。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给飞机安装一台提供网络服务的设备。这个设备能不能安装在飞机上?该审定中心给出的审定意见至关重要。“经审定合格,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司才会给申请方颁发许可证,如果没有许可证,是绝对不能上飞机的。”郑雪峰补充道。也有业内人士这样解读:“审定中心,直观来说就是把关发放通行证的机构。”
民航机载设备创新研发中心效果图
建圈强链
助推成都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形成了以适航审定中心(北京)为总部,上海、沈阳、西安、江西、广州、成都审定中心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为何会落子四川成都市双流区?
有业内人士分析, 成都市双流区是一个坐拥千万级机场的城市。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781.7万人次,国际进出口货运吞吐量逆势增长53.7%。这座城市的航空经济产业基础好,最近正在推动的121城市功能体系加快构建,其中第一个“1”就蕴含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核心功能”。“一方面表明了国家和民航局对民航适航审定工作的关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成都国际枢纽对相关产业带来的吸引力。”这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这家审定中心入川,还可能增强四川、成都、双流机载航电设备产业积聚的吸引力,有助于构建起设计、研发、制造、维修、审定完整产业链,对咱们的建圈强链可起到助推作用。”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这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在航空制造方面的行业话语权,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航空资源向成都投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助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郑雪峰表示,确实有业务相关的企业有意在双流落户。
民航四大中心布局双流
优化成都航空产业生态
据了解,为落实《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民航局2019年印发《关于强化适航审定系统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适航审定系统具有健全完善的基础保障能力,具有自身造血的培训教育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立法定标能力,具有科研支撑的产品审定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国际合作能力。
记者了解到,民航除了在双流布局机载设备审定中心外,还布局了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中国民用航空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和民航西南地区医学中心,共同构建了4大航空功能平台,分别为地面机场、机载航电设备、航油航化材料、飞行员和乘务人员等提供适航审定和身体健康审定,进一步赋能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等产业。
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四个中心可优化成都市的航空产业生态,为当地的航空经济产业提供保障支持,也为航空经济之都建圈强链、加速产业聚集起到助推作用。
这名工作人员还透露,以成都机载设备审定中心为起点,为了集聚更多机载航电设备产业,双流正在规划修建一个民航机载设备创新中心,可为相关企业入驻提供设计、生产、办公场地。不仅如此,双流还在规划一个可承接相关企业的产业园。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方耀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 供图 双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