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滚动 >

环球微速讯:既怕“麻烦”又怕费钱,从宁夏银川燃气爆炸事故浅析安全生产投入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日期:2023-06-24 15:48:18
x

专业人员来检查既“麻烦”又费钱,不如“自己来”,从宁夏银川燃气爆炸事故浅析安全生产投入

据央视新闻报道, 6月21日20时40分许,银川市兴庆区民族南街富洋烧烤店操作间液化石油气(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造成38人伤亡,其中3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7人正在全力救治中(危重1人、中度烧伤2人、轻症2人、玻璃划伤2人)。21时20分许现场明火已扑灭。

银川的这次爆炸事故,让我回想起了2019年,发生在江苏无锡市 的“10·13”燃气爆炸事故(2019年10月13日11时06分许,无锡市锡山区鹅湖双乐小吃店发生一起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部分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约1867万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两起爆炸事故几乎是一致的。事故都发生在餐饮行业的液化气罐,都发生在建筑的底商。共同的原因液化气罐发生泄露,操作人员大意失荆州!一个是连接脱落的软管一个是更换阀门,无论爆炸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都是一致的。第一个直接原因是:密闭空间内燃气泄漏造成的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浓度;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有引燃动作。这两个因素结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从爆炸的间接原因看,事故发生后,都有燃气泄漏的警示信号,并且持续时间都不短,也有现场处置动作,然而这种预警却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第一时间疏散人群,没有找专业人员来检查怕“麻烦”又怕费钱,而处置操作随意,不符合安全规程,最终酿成惨剧。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到事故的影响,通过无锡“10·13”燃气爆炸事故可以看到,银川“6·21”燃气爆炸事故背后,安全生产的投入值得思考。

银川这起事故中,即使这名店员真的不知道私自更换阀门的安全风险,那他也是由于过失导致安全事故并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可判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商家现在应该为自己只图省下一笔上门维修费和一晚上的营业额、最终却落下个刑事处罚风险而懊悔不已。

笔者要问:

1、液化气罐已泄漏一个多小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烧烤店液化气为什么仍在危险使用?烧烤为什么不停止?在更换阀门时是否有人吸烟?什么是引发爆炸的着火源?

2、烧烤店既然已使用管道燃气,为什么一楼烧烤工作间却没装?是因为怕费钱?(据悉,餐饮场所的管道燃气初装费至少需要3万元以上,有些甚至可达10万元)

3、烧烤店液化气罐使用处感应探头与报警器是否按规定装配?

4、涉事的富洋烧烤店一楼有烧烤操作间与普通散席,二楼有十个kTV包房。这也就说明了这个经营场所面积最少达到几百平方米,仅这个烧烤店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就餐娱乐流动人员会经常高于100人,一定已达到规模经营。那么这个经营场所负责人参加过安会培训考试吗?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又是否持有上岗证?

5、烧烤店有几个液化气罐?与烧烤炉之间分开距离是否达到2—5米?

6、烧烤店安全经营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演练是否进行过?依据报道情况来从报警人员反映的情况看,液化气罐泄漏燃气到爆炸达一小时仍照常使用,也就说明该店平时根本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晨会制度并未落实,员工安全意识极其淡泊,安全管理更是严重缺失。

7、烧烤店不仅有餐饮类还有KTV包房属娱乐场所,相关的营业执照是否完备?是不存在超许可范围经营?

8、烧烤店一楼使用液化气,二楼使用管道燃气,这种特别容易引发二次爆炸场所的消防合格证是如何审核、验收、颁证的?检查细致到位了吗?

9、富洋烧烤店安全隐患排查是否每月开展?排查与整改结果有记录吗?有没有闭环管理?

10、烧烤店人员密集,生意火爆,用气量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了吗?供气单位安全供气合同签定了吗?所提供的液化气罐是否安全达标?

11,气罐的生产厂家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从而导致胶管或阀门性能低劣,事故风险陡升?

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个人、企业和政府能做到以上十一条,并经常检查,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人自觉安全操作,警钟长呜,这次事故还能发生吗?

2021年9月1日,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就已经开始实施。在第一章第四条中,对安全生产投入也有明确表述:“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不论是从法律制度方面,还是从实际生产方面,都时时刻刻在提醒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是我们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前提,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有道是,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在安全上进行必要的投入,正是为了换取真正的收入,暂时的舍出也正是为了企业长远的稳定发展。当然,笔者所说的安全投入是有一定标准和原则的,就是要按照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能够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威胁员工生命的投入一定要舍得。即使没有钱也要千方百计想法筹措。同时,我们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的认知,不能只局限于真金白银“看得见的投入”,还需要有管理者在时间、精力这些“看不见的投入”。例如,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力度。安全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管理者还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归根结底,企业要做到安全投入“不欠账”、安全培训“不抠门”,就必须树立安全生产“不差钱”的理念,并贯穿整个安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末梢,把每一分钱用得恰到好处,形成“该投入的一定不能节省,该节约的一定不能浪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附:“八抓20项系列创新举措”

“八抓20项系列创新举措”具体内容

(一)抓教育培训。(①着力培育安全文化;②着力抓好警示教育)

(二)抓制度完善。(③完善法规标准;④完善责任清单)

(三)抓苗头隐患。(⑤建立安全隐患和事故省级直报制度;⑥抓好异常事件的分析评估和经验反馈;⑦把隐患当事故依法依规处理)

(四)抓日常监管。(⑧强化各级安委办力量保障;⑨强化企业内部监管;⑩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督;⑪强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下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⑫强化纪检监察部门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

(五)抓严惩重罚。(⑬从严监管企业;⑭把安全生产全面纳入考核表彰体系;⑮探索实行量化问责)

(六)抓本质安全。(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⑰完善信息化监管体系)

(七)抓应急处置。(⑱抓好日常应急演练)

(八)抓社会共治。(⑲加强信息公开;⑳实行有奖举报)#安全#​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