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尚 >

我们连队的传家宝|一个班打散一个营!追击中,他一个人俘虏五十多人……

来源:中国军网 发表日期:2023-08-31 05:50:39
x

一件传家宝

记录着一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也承载着一支连队的荣光


【资料图】

讲述传家宝背后的故事

探寻英雄连队的精神密码

解放军报微信将推出

“我们连队的传家宝”系列稿件

敬请关注

传家宝名片

名称:嘉奖令

年代:1951年

位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珍藏着一份

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

于1951年1月26日发出的嘉奖令

泛黄的电报纸上

记录了“三八线尖刀英雄连”

班长赵恒文的英雄事迹

“瓦敌英雄”赵恒文。

1950年12月31日

第42军第124师

奉命参加突破“三八线”的战斗

1951年1月1日3时

第124师第372团第2营第4连

突破道城岘

立即向济宁里穿插迂回

清晨6时

第4连赶到“三八线”以南

的第一个大村庄巨林川

发现村庄里有1个营的南朝鲜军

溃逃的敌人根本没想到4连的战士追击得这么快正忙着生火做饭

第4连1排1班班长赵恒文

率领全班6名战士跑在连队最前面

发现村口有两个南朝鲜军的哨兵在“游荡”

便带着一个小组隐蔽接近

想解决这两名哨兵

由于周围没有隐蔽物

哨兵发现了赵恒文

此时的南朝鲜军已如惊弓之鸟

一看到赵恒文

便惊慌地逃窜

赵恒文一边追一边用朝鲜语喊他们缴枪

一名大个子哨兵被喊声震住了

赵恒文一把夺过他的枪

他吓得浑身发抖

举手投降

第4连接近“三八线”以南的一个大村庄巨林川。

另一个哨兵跑得飞快

边跑边喊惊动了敌军

赵恒文下令6个战士同时开火

敌军一下子乱了套

慌忙组织火力封锁公路

阻止1班前进

第4连主力赶到后

赵恒文率领全班乘隙绕到敌人侧后

一阵突然火力打得敌人四处奔逃

为了逃命跑得快

有的敌军把枪扔了

一个南朝鲜军官为了逃得更快

脱下大皮靴

没命地奔逃

赵恒文带领全班在火力掩护下接近地堡射孔。

赵恒文的子弹打完了

随即捡起敌人的卡宾枪追赶敌人

但他立刻意识到:

这样下去不仅抓不到俘虏

还得将自己人累垮

不如先抓后面的

赵恒文陡然转过身来

朝天空开枪

大喝一声:“站住!”

后面的敌人止住脚步

又乱哄哄地涌进路旁的房屋和沟边

赵恒文指挥全班作战。

赵恒文抓俘虏心切

不由自主地向敌人喊了一声:

“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他自知喊的是中文

正待改口

房间里突然跑出一名南朝鲜军士兵

拉着嗓子喊:“你们是中国人吗?”

短暂地交谈后

这名士兵变成了赵恒文的临时翻译

根据赵恒文的意思

翻译向房间里的南朝鲜军讲清了俘虏政策

20多名南朝鲜军士兵放下武器投降

成为了赵恒文的俘虏

接着

赵恒文又带着翻译用同样的办法

从外边俘虏了20多人

起初有几名俘虏看到1班人不多

便交头接耳、挤眉弄眼

赵恒文发现后心里不踏实

端起冲锋枪面对俘虏:

“我们后面‘一少、一少’”

(朝鲜语,意为“有许多人”)

很快,第4连主力赶到

俘虏看到志愿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

谁也不敢吭声了

把藏在怀里的短枪和手榴弹扔在院子里

彻底地放下武器成为俘虏

赵恒文押送俘虏。

战后

第124师授予赵恒文“瓦敌英雄”荣誉称号

给赵恒文记特等战功一次

并给1班记集体大功一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张嘉奖令已枯黄老旧

但赵恒文“英勇无敌、机智结合”的战斗作风

激励着一代代连队官兵

前赴后继、奋勇争先

“三八线尖刀英雄”战旗在天安门广场飘扬。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李浩琦 唐星韬 韩进国

编辑:王捷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