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湘潭:公物仓里的民生温度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符瑶
【资料图】
小小公物仓,大大民生情。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思路举措,以公物仓为重要抓手,推动闲置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在此过程中,我市大胆探索拓展公物仓应用功能,加大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值。目前,市级公物仓已向卫生院、学校、村(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等30余家单位捐赠541件闲置资产。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湘潭盘活国有“三资”的创新探索,也是不断改善民生的生动注脚。
“一台电脑”的归属感
湘潭县石鼓镇歇马中学地处湘潭县、湘乡市、双峰县三地交界处,是一所边远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因办学经费不足,该校教师的办公电脑还是9年前学校电脑室淘汰下来的学生电脑,尽管当时加装了固态硬盘和内存条,但已不能满足教师正常办公需求。
去年12月,歇马中学向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交了关于支持配备教师办公电脑的报告,期望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收到报告后,市机关事务局十分重视,迅速对接落实。根据学校实际需求,今年2月,通过市级公物仓调剂,歇马中学获赠了28台电脑主机、17个电脑显示器。
“因为教学需要,我经常要下载相关视频资料,但学校以前的办公电脑太陈旧,无法满足备课需要,我每天都要提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下班。”英语教师周倩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用上了新电脑,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这批电脑真是雪中送炭啊!”校长莫富民说,更新办公电脑,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提升了工作效率,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大家共同努力,就是为了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
除歇马中学外,我市部分学校也感受到了公物仓带来的效益。云塘学校获赠了办公桌,湘纺中学获赠了电脑……公物仓将更多的资产资源向基层倾斜,助力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间屋子”的幸福感
“你们看病精细,用药真灵,费用合理,但排队的人多,而且老年人多。我们希望你们考虑将地盘扩大一些,更好守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谢谢!”雨湖区昭潭街道的刘自立老人今年75岁,定期到昭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诊就医。他对中心医疗服务赞不绝口,同时盼望扩大场地面积,因此,去年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意见本上写下了这段话。
由于昭潭街道人口较密集,昭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近5万人,而中心业务用房只有一层楼,面积仅700平方米,面积严重不足。昭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彭辉红介绍,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服务人口5万至7万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业务用房需1700平方米,其中发热诊室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但目前中心不符合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且存在医疗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彭辉红说。
去年,该中心向上级提交了关于协调解决技术业务用房的报告。获知这一情况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因地制宜,会同雨湖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商,就调剂该局闲置资产(原湘潭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闲置办公用房)用于解决昭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需求达成一致意见。这次调剂的闲置资产约2100余平方米,极大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事业发展和便民服务需求。
据了解,闲置办公楼装修完工后,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当刘自立老人得知这一好消息时,他高兴地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真正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一台打印机”的获得感
湘乡市月山镇石柱村辖区面积20.6平方公里,由原石柱村、云田村、石溪村、东风村、箭楼坪村5村合并而成,共19个村民小组,7000余人,是湘乡市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行政村。矛盾的是,一方面,石柱村服务人口多,另一方面,由于办公设备短缺,难以满足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日常工作和群众办事需求。
去年11月7日,石柱村村委会向湘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了需要一批办公设施设备的请求。了解这一需求后,仅仅过了10天时间,经公物仓捐赠的电脑、打印机、办公桌、办公椅等办公设备运送到了村部,村委会工作人员喜出望外。
“以前办公电脑、打印机数量少,办公设备短缺影响了工作效率。”负责民政、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的村干部肖燕介绍,打印有关宣传单、政策资料,村民办事需复印、打印相关证件资料,都离不开电脑、打印机。“自从村上获赠了6台电脑和两台打印机后,大大缓解了设备短缺的压力,办事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此外,如何将这些设备物尽其用,石柱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谢湘华也有自己的打算。“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连接的是民生与发展。”他满怀期待地说,“农村土特产种类多、品质好,还要扩大销路。村部添置了电脑,可以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技能培训,让更多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让村里的好货被更多人看见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