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消息!创新助老、解决“停车难”问题 他们的服务直达居民“家门口”
“以前回来晚一点就没有地方停车,现在实施了停车收费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停车了。”居民沈先生称这项治理牵住了“牛鼻子”。日前,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率先在金桂花苑实现小区停车位收费制,规定小区业主在交纳租赁费后,享有固定的停车位,小区居民“停车难”的老问题从此迎刃而解。
(资料图片)
近年来,金山区漕泾镇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从百年老街的实际出发,建立助老服务、党员活动、办事作风“三下沉”体系,使党群服务资源直达居民“家门口”,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
创新助老机制 下沉为老服务
花园居民区60岁以上老年居民约占三分之一,其中不少是独居老人。据介绍,近年来,居民区不断深化“两个半”工作法,居委会干部上班前半小时,“先敲老人家的门,再进办公室门”,下班后半小时,“先串老人家门,再回自己家的门”。“早上看到这些老年人家的门开着,窗户已打开,或者看到他们在走动的身影,心里感到踏实多了”,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陆婉婷说。
在花园居民区里,“助老为老”的暖心事不断。下雨天去工农街王老伯家“敲门”,发现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原来王老伯家的屋顶被大风刮走了瓦片。于是班子成员协调物业等部门,在短时间内进行修缮。身患重病的高老伯想办一份有法律效力的遗嘱,但苦于行动不便,无法去公证处办理。第二天居委会干部联系了社区法律顾问,上门指导高老伯自书了一份遗嘱,了却了老人的一桩心事。
延伸学习终端 下沉教育阵地
近年来,花园居民区党总支针对老年党员占八成的实际情况,延伸学习教育活动终端,使困难党员不出家门也能参加学习。第五党小组党员陈建萍,因病手术后休养在家,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吴雪锋“送学上门”,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还送上了新党章。
另外,还将党小组活动下沉到“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点,让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年党员选择在家门口参加学习,提高了学习热情。就连组织志愿服务,也尽量安排在家门口活动。今年3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在家门口为老年人义务理发、缝补、测量血压。居民说:“党员好事做在家门口,他们的模范作用看到了,我们也受益了。”
改进办事作风 下沉破解难题
设施老化是老街道的一个特点。吴雪锋指着一排排崭新墙面的房子说:“去年在城镇面貌提升中,居委会干部沉到一户户实地摸排,使一万多平方老房子旧颜变新貌。”
为了方便居民办事,居委会不仅将办公室从楼上搬到楼下,还跨开双脚沉下去为居民排忧解难。去年7月,有居民反映街道背后的死角问题,根据居民的意见,居委会全面开展了整治死角的行动,很快摸排到隐蔽处的废竹林和危旧仓库等脏乱差问题,经过整治,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新增加一批停车位。据统计,去年至今,已整治各类死角隐患12个,颇受居民好评。